初秋的午后,参天大树伸展,古朴格调下映着一抹别样的“汉代红”。今天,2015上海孔子文化节上,一场典雅而尊贵的汉式集体婚礼在嘉定孔庙上演。以红色为主基调的庭院内,6对新人身着大红色汉式婚服,头戴发饰,相携走入庄严的婚姻殿堂。
“有请6对新人入场。”一身汉服装扮的赞者(婚礼司仪)话音刚落,古朴悠扬的编钟乐曲响起,6对新人缓缓走上主婚台,迎面正坐。“执事就位,行辟邪礼”,在汉朝,每对新人结婚,要配2位执事即伴娘。只见执事手持装有草药和熏香的香囊,为新人拂去尘埃和不祥。
共牢合卺、解缨结发、行尝饭礼、盟誓之约……按照汉代婚礼的程序,新人们做出庄重的婚姻承诺。一个完整的葫芦切成两半,用一根红线拴着,葫芦里盛着酒,新郎新娘共饮合卺酒;“合卺礼”预示着夫妻从婚礼开始合二为一,永结同好,还寓意夫妻同甘共苦。每位新郎亲手将新娘发髻上的订婚信物——红色的“缨”解下,高举在空中向来宾展示;“解缨礼”象征婚姻得到家族和众人认可。
举行集体婚礼的6对新人,都是通过汉式婚礼新人征集信息后第一时间报名,顺利通过甄选。“不管是形式还是意义,汉式婚礼非常吸引我们。”毛玉龙、高玲夫妇都是传统文化爱好者,他们希望这一经历能成为美好的回忆。为了参加汉式婚礼,谷鎏、冯莎莎夫妇每次从家来回嘉定要花3个小时,依然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婚礼彩排,在他们看来,婚礼的整个过程有许多形式化的细节,诠释了传统文化中对婚姻的表达,“婚礼上每一步都包含责任、承诺、孝道等,这些都是汉式婚礼中蕴藏的夫妻生活哲学。”
由嘉定区嘉定镇街道举办的孔子文化节,许多活动与传统文化相关。中光高级中学的学生还将在嘉定孔庙举行成人礼,接受家长和教师颁授的智慧巾和成人证书。嘉定区普通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将举行“开笔礼”,通过“正衣冠”、“礼敬孔子”、“奉茶师长”、“朱砂启智”、“启蒙开笔”、“击鼓鸣志”等,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熏陶。
对汉文化感兴趣的市民,可参加9月26日在嘉定现厂露天平台举办的经典汉服发布会。活动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展现汉服之美,还将结合汉舞、传统射礼、传统冠笄礼等展示,让市民在领略汉服端庄华美的同时,加深对汉文化的了解。
2015上海孔子文化节上,一场典雅而尊贵的汉式集体婚礼在嘉定孔庙上演。 |